施雪松,男,1981年考入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现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41811班,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停职创业,先后成立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天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和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看点:在汽车电子圈摸爬滚打近20年后,毫米波雷达成了施雪松的新战场。车东西 | 晓寒导语:自动驾驶时代来临,对车载感知技术需求剧增。毫米波雷达以较低的成本、较早上车的发展历程和ADAS系统标配的身份迎来新的技术发展浪潮,成为各国企业追逐的产业新高地。为此,车东西推出自动驾驶产业系列报道之毫米波雷达专辑,将以行业趋势拆解分析、行业大咖深度对话、创业公司追踪报道等角度,全景扫描产业现状,解读未来大势,本文为毫米波雷达专辑之一。在国内这批毫米波雷达创企中,有一家公司虽然不是最早进入这个领域的玩家,也不是第一个量产装车或者销量最大的玩家,但是其一定是创始人最有“背景”的玩家之一。这就是由汽车电子领域“教父”级人物——上汽阿里背景的斑马网络前任CEO施雪松发起创办的隼眼科技。今年3月份,施雪松离开斑马网络CEO的职位,全职回到了隼眼科技带队冲击新的方向——车载毫米波雷达领域,继续自己的第四次创业历程。日前,车东西奔赴斑马网络南京总部,与施雪松及多位高管见面深谈,并参观了隼眼科技与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打造的汽车电子联合研发中心,对这位中国汽车电子与车联网领域的“教父”级人物征战毫米波的初心与打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离开斑马后“步子更快”的施雪松与施雪松在南京南站见面的时候他刚走下北京—南京的高铁列车,仍旧背着双肩包穿着冲锋衣的他与在斑马网络时候的形象一致,简单寒暄过后我们一起从出站口向停车场走去。行走途中车东西发现,施雪松现在走路速度和语速都较在斑马时期快了不少,表情也更加轻松,仿佛年轻了10岁一般。▲斑马时期的施雪松“在斑马时候的压力真的很大,”对于这种变化,施雪松笑着向车东西解释道,“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汽车,我们必须用有限的人手和时间拿出产品。”时间退回到2015年,阿里与上汽共同投资10亿元设立了互联网汽车基金,力求打造互联网汽车产品。同年,该基金又出资设立了斑马网络,专注于互联网汽车的核心——车载系统的研发。为了保证第一款互联网汽车能够在2016年夏天上市,施雪松带队的斑马网络加班加点,克服了包括新团队需要磨合、对新车载系统(AliOS)不够熟悉、没有现成样品可供参考、车载处理器性能不足等多方困难,成功拿出了斑马智行系统。2016年夏天,荣威RX5在在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和上汽董事长陈虹两个大佬的见证下成功上市,并迅速成为爆款产品。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斑马智行系统目前已经在上汽旗下荣威、名爵、大通,以及东风雪铁龙、观致等自主、合资品牌旗下超过16款车型搭载,覆盖超过50万台汽车。“现在斑马已经完成了0到1的突破,我在斑马的使命结束了。”施雪松笑着向车东西说道,“现在正在全力推动车载毫米波雷达从芯片、到组件、到独立产品的研发,本土企业不会缺席。”话音刚落,一辆白色本田奥德赛就停在了我们面前,前排坐着隼眼科技的两位高管,四人一同驾车向隼眼科技总部驶去。汽车电子老兵的传奇经历车子行驶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周围的建筑逐渐减少,思绪随视野一同开阔起来,车东西与施雪松聊起了他在汽车电子领域里的传奇经历。时间退回到1985年。施雪松刚从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毕业,20多岁的他随后选择留校任教,一干就是十几年。1998年,受当时广东惠州国企华阳集团与日本信和、香港金山集团合资企业——信华精机一位高层的邀请,施雪松停职去了信华精机带队搞研发。▲早年间的施雪松那时候消费电子领域最时髦的产品还是CD机,而汽车上搭载的还是卡带式音频娱乐系统。据施雪松介绍,信华精机当时已经是全球前三的卡带设备“机芯”生产厂商,并且随后又进入了CD机芯生产领域。施雪松加入信华精机的时候正值CD机向DVD过渡的时期,他亲自组建了研发团队后又带队攻坚克难,成功研发出了DVD机芯,一举让信华精机站在了当时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之巅。2002年,施雪松在信华精机中方股东华阳集团领导的支持下,带了20多人创办华阳通用电子,同样以DVD机芯为切入点,迅速做大做强,成了当时新科、万事达等DVD厂商的机芯首选。消费电子领域完成向DVD的过渡后,汽车上也开始出现DVD娱乐系统。经过信华精机和华阳电子的历练,施雪松于2005年又自主创业成立了天派电子主攻电子设备新蓝海——车载方向。随后成功研发出体积较小的17mm机芯,为DVD上车做好了准备。3年后,天派电子和博世达成合作,以天派的机芯为基础,博世做出了一套完整的DVD车机方案,并将其配套给了奔驰旗下小车Smart上,天派成功打入国际品牌车型前装序列。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天派电子等企业做出了自主的DVD机芯,才让一些前后装车载娱乐系统厂商能够基于此做出车载娱乐系统,进而催生出了现在的车机市场。也正是这些经历,才奠定了施雪松在汽车电子和车联网领域的传奇地位。再次追梦与母校一同创业差不多20分钟车程后,车东西与施雪松一行来到了位于南京东南郊区的江宁无线谷园区。▲隼眼总部所在地施雪松告诉车东西,南京江宁区政府专门为东南大学在这里修建了几栋大楼,用作产学研结合的技术落地和创企孵化,隼眼科技就是和自己的母校东南大学旗下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起孵化创办的企业。“我是技术出身,自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其实一直都还想在无线电领域做些事情。”车东西与隼眼科技一行高管一同步入了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与隼眼科技成立的联合研发中心,施雪松这样讲道。2012年-2014年,在天派电子走上正轨后,施雪松又去了南京丹维科技开始研究车联网相关产品。在这期间,已经在汽车电子领域站稳脚跟的施雪松开始琢磨汽车电子与无线电相关的创业项目,毫米波雷达自然成了他的重点关注领域。据施雪松回忆,那时候他就找到了现在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洪伟教授以及现在隼眼科技的CTO张慧等专家,一起调研毫米波雷达领域的创业可能性。在查阅了上千份文献、进行了大量研究后,施雪松等人觉得毫米波雷达领域可做,刚好赶上国家政策支持高校将技术成果进行产业转化,施雪松和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一起出资3000多万元,依托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4月创办了隼眼科技。2017年,东南大学又与隼眼科技共同设立了“汽车电子联合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加速将东南大学在毫米波雷达领域的技术积累与隼眼科技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经验所结合,推动产业化进程。一个值得注意的小插曲在于,阿里、上汽联合设立的互联网汽车产业基金在2015年设立了斑马网络,现在斑马网络的SVP、同样是车联网老炮的周平就当时就提议施雪松过来主持大局。盛情难却,施雪松最后答应去斑马“帮忙”一段时间,并最终在2018年3月又返回隼眼。做雷达从自研芯片开始 已获恩智浦投资隼眼科技南京总部与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处在同一栋楼里,在施雪松等人的带领下,车东西参观了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的几处研发设施,并在这里发现了隼眼科技真正与众不同的关键。在隼眼办公室楼上一个房间内,车东西看到了一个堆满各式测试仪器的实验室和一个布满吸波材料的大厅(如下列两图)。据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张慧教授介绍,前者是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测试平台”,是国内少有的能够测试毫米波雷达射频芯片性能的实验室。后者则是耗费巨资建设的一个无线电信号(天线)测试实验室。有了这两个实验室的帮助,隼眼能够了解到毫米波雷达的射频芯片、天线布置等最底层技术原理与性能,从而在此基础上研发雷达。而这,还不是隼眼的全部实力。还是在这个楼层,车东西又来到了一家名为MiSiC的公司门口,里面有几个工作人员正围在电脑前加班。施雪松告诉车东西,这是其参与天使投资,同样依托东南大学的研发能力孵化的一家公司,做的是毫米波雷达的最关键器件——射频芯片。目前,MiSiC的3发4收锗硅芯片已经流片完成,芯片面积较传统芯片减少30%,并即将在明年年初发布。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拿出了刚刚流片成功的芯片向我们展示,施雪松接连拍了好几张照片后说道,“未来隼眼会与MiSiC密切配合,根据实际需要定制毫米波芯片,从而研发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雷达产品。”▲施雪松(中间者)与MiSiC芯片合影随后,一行人回到隼眼的一个会议室,施雪松也向车东西讲述了隼眼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据施雪松介绍,在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外,隼眼自己也培养了50多位研发人员,并搭建了完整的研发、测试和试生产体系,从芯片、天线,到发射机、基带板等零部件,隼眼科技都会对其进行测试验证,保证产品质量。产品层面,隼眼科技的首款产品——77GHz车载雷达已经研发完毕即将投入批量生产。不过施雪松称产品将会采用代工的模式进行生产,隼眼只专注于最核心的研发环节。商业进展层面,隼眼已经与多家乘用车/商用车企业达成合作,有的已经实现产品定点。2019年,北汽会推出一款搭载纯自主L2级自动驾驶方案的量产车,其中毫米波雷达部分即由隼眼提供。这也让隼眼成为国内少数几个能够涉足到ACC/AEB等主动安全领域的毫米波雷达企业。此外,隼眼还在与阿里合作推出车路协同的雷达产品,未来聚焦的是整个智慧交通市场。正是基于这种研发能力和产业链布局,隼眼科技今年刚刚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而投资方则正是毫米波雷达芯片巨头恩智浦。同时,施雪松称隼眼也即将完成A轮融资。最后,在毫米波雷达的前沿技术方向,同样是依托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能力,隼眼在点云成像雷达、79GHz雷达、视觉–毫米波融合雷达等领域都有布局。“我们也参与了79GHz雷达国家标准的设立。”施雪松笑着说道。结语:汽车老兵的第四次创业如果从2002年创办华阳通用电子开始计算,隼眼科技可以算是施雪松的第四次创业。到创办隼眼科技,施雪松已经在汽车电子领域摸索了将近20年,并在华阳、天派、斑马三家公司里收获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在经验、人脉、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积累,再次踏上创业路的施雪松显得格外游刃有余。这不仅表现在他拥有了一个更加轻松自如的心态,同时也反映在他从芯片等底层技术去布局的打法上面。临走时隼眼科技一位高管向车东西透露,施雪松现在的精力比很多70后、80后都旺盛。“即使晚上睡得很晚,他中午眯上20分钟后马上就能生龙活虎。”这位高管向车东西说道。